在2025年,部分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迎来了重大转变——被转为查账征收。这一转变犹如一把双刃剑,在带来规范管理的同时,也暗藏着诸多风险,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四大风险,需要个体户们高度重视。
在2025年,部分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迎来了重大转变——被转为查账征收。这一转变犹如一把双刃剑,在带来规范管理的同时,也暗藏着诸多风险,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四大风险,需要个体户们高度重视。
1、成本发票问题
从核定征收转为查账征收后,取得成本发票成为了关键任务。在以往的核定征收模式下,对于成本发票的获取要求相对宽松,然而查账征收却截然不同。倘若实际支出没有相应的发票,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。此时,保留采购合同、完整的物流信息以及付款凭证等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。这些材料能够有力地证明业务的真实性。即使遭遇税务检查,凭借这些材料,相关支出依然有可能被扣除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还有可能转为事后核定。只要业务是真实发生的,就相当于有了安全保障,便可以大胆入账。例如,某个体户采购了一批货物,虽然没有取得发票,但保留了采购合同、物流的发货单以及银行转账付款凭证,在税务检查时,成功证明了业务的真实性,支出得以扣除。
2、扣除项目选择
转为查账征收后,个体户每年拥有6万的扣除额度,这一额度可以用来抵减经营所得个税。但这里存在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,那就是如果个体户在别处还领取工资,那么这6万的扣除额度只能选择在一处进行扣除。不仅如此,社保和专项附加扣除也遵循同样的规则。当个体户既有综合所得(如工资薪金所得)又有经营所得时,扣除项目只能选择在一处扣除;而如果没有综合所得,那么社保和专项附加扣除等都可以在个体户的经营所得中进行扣除。比如,个体户小李在一家公司有工资收入,同时经营着自己的店铺,那么他就需要谨慎考虑6万扣除额度以及社保、专项附加扣除在何处扣除更为划算。
3、资金流风险
在核定征收阶段,税务机关对于资金流的关注度相对较低。但一旦转为查账征收,资金流就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。此时,资金流必须与开票额一一对应,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有清晰的记录和流向,并且还要与交税额相匹配。否则,就可能面临税务风险。例如,某个体户开票额显示本月有一笔大额收入,但资金流却没有相应的进账记录,或者资金流与开票额的金额不符,这都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,进而可能引发税务检查和相关处罚。
4、追溯问题
值得庆幸的是,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以前核定年度进行追溯。核定征收有其自身的核定规则,而转为查账征收后则按照查账征收的规则执行。除非存在特殊原因,比如涉及重大税务违法违规行为,否则个体户们无需过度担心追溯问题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体户们减轻了心理负担,让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适应查账征收后的经营管理。
综上所述,个体户在从核定征收转为查账征收的过程中,只有充分了解并应对这四大风险,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税收征管模式,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健康发展。
如果你需要在重庆代账报税,欢迎联系我们,我们还提供公司注册、工商代办、专利服务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