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给自己发工资的“划算”程度,核心在于平衡个税与企业所得税,降低整体税负,同时需结合公司盈利情况、实际需求综合判断。以下是具体思路和参考标准:
一、核心逻辑:工资作为企业成本,可双向节税
1.抵减企业所得税:老板工资属于公司合理费用,在税前扣除,直接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(企业所得税税率通常为25%,小微企业可低至5%-20%)。
2.降低个税税负:工资按“综合所得”缴纳个税(3%-45%超额累进税率),若工资与分红搭配合理,比单纯靠分红(20%固定税率)更省税。
二、参考区间:结合税负临界点测算
1.基础档:年工资12-24万元(月薪1-2万)
适用场景:公司盈利中等、需控制个税,或老板日常开支需求不高。
节税逻辑:
个税方面:年工资12万,扣除基本减除(6万/年)、专项附加扣除(如房贷、赡养老人等,约1-6万/年)后,应纳税所得额较低,个税通常不超过3%-10%。
企业所得税:12-24万工资可直接抵减公司利润,减少企业所得税(如24万工资可抵减企业所得税24万×25%=6万)。
2.优化档:年工资30-60万元(月薪2.5-5万)
适用场景:公司盈利较好,希望更多通过工资而非分红拿钱,降低综合税负。
节税逻辑:
个税临界点:年工资60万,扣除各项后应纳税所得额约50万,对应个税税率20%-30%,但综合税负(个税÷工资)通常低于分红的20%(尤其搭配专项附加扣除后)。
企业所得税抵减:60万工资可抵减企业所得税60万×25%=15万,远高于个税支出(约60万工资个税约8-12万),整体净节税。
3.高盈利档:工资+分红组合(工资60万+分红按需分配)
若公司年利润超百万,单纯发工资个税税率可能达30%-45%,此时可搭配分红:
工资发至“个税税率25%-30%”临界点(约年工资60-80万),剩余利润通过分红(20%税率)分配,避免工资个税进入45%的高税率档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1.工资需“合理合规”:
工资水平需与公司规模、行业平均水平匹配(如小微企业老板月薪不宜过高至百万级,避免税务质疑)。
需通过对公账户发放,缴纳社保公积金(社保基数与工资需一致),留存考勤、劳动合同等凭证。
2.结合公司盈利情况调整:
若公司亏损:工资不宜过高,避免增加公司现金流压力(亏损时工资虽可抵减利润,但公司无税可缴,意义不大)。
若公司为小微企业(享受低税率):可适当提高工资,最大化利用税前扣除,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维持小微企业资格(资产、人员、利润需达标)。
3.避免“极端化”:
不发工资:全部靠分红,需按20%缴个税,且无法抵减企业所得税,税负更高。
工资过高:若年工资超96万,个税税率达45%,可能超过分红的20%税率,反而不划算。
四、总结:没有“固定标准”,但有优化公式
最优工资=能覆盖老板合理开支+个税税率≤25%(或低于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)+工资与分红总税负最低。
举例:若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25%,老板年工资50万(扣除后应纳税所得额40万),个税约5.8万,抵减企业所得税12.5万,净节税6.7万;若全靠分红,50万利润需缴企业所得税12.5万+分红个税7.5万,合计20万,远高于工资方案。
建议结合公司利润、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情况,通过“工资+少量分红”组合,具体可咨询财税人员测算最优值。